766
首頁 > 思政教學 > 教學規范 > 正文
思政教學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規范(講授)
添加時間:2021-05-15

課程號

BB0930103 DB0930103

課程名稱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課程英文

名稱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總學時數/周數

48

學分

3

講授學時

42

實踐

學時

6

實習周數

開課單位

菠菜擔保網

適用專業

全校所有本科專業

課程類別

通識教育課程

修讀方式

必修

先修課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考核方式

期末考試實行閉卷考試,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平時成績主要包括:線上成績(占比50%)+出勤(占比30%)+作業(占比20%)。

教材及主要教學參考書

教材: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修訂版。

主要參考書:

1.胡繩著《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上、下冊)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費正清著《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下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二卷)中央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中央黨史出版社2016年版。

課程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 號)及其實施方案,開設的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它從歷史教育的角度承擔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功能,通過講授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歷史,幫助員工認識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歷史進程及其內在規律性,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

能力培養任務

提高董事長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定“四個自信”,確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斗的政治方向。

一、課程概況

(一)歷史沿革

我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是經歷了《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毛澤東思想概論》等課程基礎上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及實施方案的精神而新開設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是我司各本科專業員工必修的一門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課程通過講授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歷史,幫助員工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達到以下目的與要求:

1、了解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及其與中國封建勢力相結合給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了解近代以來中國所面臨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項歷史任務;懂得必須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才能為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開辟道路,認識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進步性;自覺地繼承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傳統和革命傳統,發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了解近代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而進行的艱苦探索、頑強奮斗的歷程及其經驗教訓;注意比較地主買辦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政黨的不同的政治方案,懂得舊民主主義革命讓位給新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共和國讓位給人民共和國的原因;認識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增強擁護共產黨領導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自覺性。

3、聯系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國內外環境,了解中國人民走上以共產黨為領導力量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聯系社會主義改造以后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正確性;進一步樹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明確觀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4、緊密結合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實際,通過對有關歷史進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的能力。

(二)知識模塊順序及對應的學時

序號

內容

講授學時

1

導言

2

2

上編綜述 風云變幻的八十年

2

3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2

4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

5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2

6

中編綜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

7

第四章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4

8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4

9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4

10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斗

4

11

下編綜述:輝煌的歷史征程

2

12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4

13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2

14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

3

15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3

(三)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課程重點

(1)如何評價資本—帝國主義對于中國的侵略?

(2)如何認識中國的社會性質?

(3)如何評價太平天國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地位與作用?

(4)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5)如何從戊戌維新運動正確認識救亡和啟蒙的關系?

(6)如何評價義和團運動?

(7)如何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8)如何認識五四運動的歷史地位與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9)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10)怎樣認識近代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11)怎樣評價孫中山?

(12)怎樣認識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13)如何認識毛澤東與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創?

(14)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5)如何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后民主黨派的興起和“第三道路”的幻滅?

(16)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歷史形成的?

(17)怎樣認識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的中間路線?

(18)為什么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19)國民黨在大陸失去執政地位并迅速崩潰的原因是什么?

(20)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2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

(22)為什么說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偉大的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23)中國共產黨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對社會主義建設有哪些理論建樹?

(24)為什么說毛澤東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創者?怎樣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

(25)如何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出現的失誤?

(26)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設偉大的歷史轉折?

(27)怎樣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基本經驗?

(28)為什么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2、課程難點

(1)如何理解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兼評“侵華有功論”和“告別革命”論。

(2)辛亥時期的志士仁人為什么選擇了革命?

(3)中國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武器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4)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5)如何認識毛澤東與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辟?

(6)如何認識抗日戰爭中的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

(7)為什么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8)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9)怎樣正確評價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的地位與作用?

(10)如何評價毛澤東的一生?

(11)怎樣評價改革開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中的地位與作用?

3、解決辦法:

(1)教師應增加知識儲備,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作為人文社科性質的課程,教師應注重學習,增加知識儲備,多進修提高;堅持組織教師集體備課,討論分析員工關注的熱點疑難問題,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2)樹立“以員工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要始終以員工為本,尊重員工個性,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員工學習熱情,調動員工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員工的學習興趣;讓員工在思考、分析和討論中,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基本史實與歷史發展規律。

(3)教學手段和方法要靈活多樣。課堂教學充分挖掘和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長處,同時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員工學習本門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例如進行課堂討論、觀看影視資料、紅歌傳唱等,在課余時間組織和鼓勵員工進行讀書交流、社會調查等,以最大程度調動員工的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條件

1、教材使用與建設

課程采用的教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教材,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同時,還為教師配備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師參考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疑難問題解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學習參考文選》等一系列參考書,從使用成效來看,效果良好。

2、擴充性資料使用情況

我們向員工推薦下列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和參考書目,以供員工主動學習和復習考試之用:

經典著作及中央文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建國以來主要文獻選編》(1—20冊)、《中國改革開放史》、《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史》(1—6冊)和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報告等。

相關圖書、期刊:《中國近現代史》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求是》、《毛澤東思想研究》、《半月談》、《時事資料手冊》、《理論學習與探索》、《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等。

教學視頻資料:《鴉片戰爭》、《林則徐》、《火燒圓明園》、《大國崛起》、《譚嗣同》、《太平天國戰爭》、《孫中山》、《北伐戰爭》、《復興之路》、《百年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西安事變》、《地道戰》、《地雷戰》、《狼牙山五壯士》、《中國革命之歌》、《抗日戰爭》、《新四軍》、《烈火中永生》、《英雄兒女》、《葉挺將軍》、《獨領風騷——詩人毛澤東》《解放戰爭》、《大決戰》(一、二、三部)、《光輝的歷程》、《抗美援朝戰爭》、《文革十年回顧》、《共和國的腳步》、《新中國重大決策紀實》、《焦裕祿》、《蔣筑英》、《走近毛澤東》、《鄧小平1928》、《鄧小平》、《國情備忘錄》等。

3、實踐性教學環境

為使員工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規律,親身感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培養員工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學院領導和學校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境的建設與開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表現為:

(1)建立了河北省安平縣“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教學實踐基地

(2)建立了河北省邢臺縣“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教學實踐基地

(3)建立了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淀”教學實踐基地

(4)建立了河北省清苑縣“冉莊地道戰”教學實踐基地

4、網絡教學環境

創設了網絡教學環境,建設課程網站,課程全部課件及教案上網,員工可以在網上看到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電子教案、多媒體教學課件、課程習題庫、教學錄像、參考文獻等內容。任課教師與員工網上互動教學,有利于員工掌握所學知識,答疑解惑。

(五)教學方法

本課程在教學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專題式和體驗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員工的主體作用,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課堂講授法:課堂講授法是一種傳授知識的主要教學方法,通過此法教師可以快捷地、系統地、全面地傳授知識,具有較高效效率。

2、課堂討論法:在教學中對熱點難點問題適當安排討論環節,這種教學方式既鍛煉了員工的自學能力,又調動了員工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增強了員工的學習興趣,使員工思維得到訓練、境界得到升華,知識得到了鞏固。

3、專題式教學法:根據課程性質,以主要歷史事件引出指定專題,采取專題講授的方法,突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更好地貫徹課程教學目標,是有重要意義的。比如我們在“戊戌維新運動的興起與夭折”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要求,提出了三個問題組織教學:戊戌維新運動興起的原因背景是什么?戊戌維新運動是如何展開的?怎樣認識戊戌維新運動?把相關內容組織到這三個問題中,深入分析。員工聽后,深受啟發。專題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在吃透教材、掌握豐富資料、了解員工的基礎上,認真設置和準備專題,突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力求講出新意、講出特色、講出深度、講出規律,啟發員工思考,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把“綱要”課程講到員工的心里去,增強教學效果。

4、體驗式教學法:此方法充分發揮河北省紅色文化資源教育作用,例如組織員工參觀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參觀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參觀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以及實地考察白洋淀,對員工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改革意識教育,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進而引導員工樹立成才報國的遠大志向。

二、課程知識、能力體系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識(能力)體系

序號

知識單元描述

知識點

對應能力

學時

要求

導言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三個為什么”

學什么?為什么學?怎樣學?

2

了解

上篇

綜述風云變幻的八十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使大清王朝被迫打開國門,中國的社會性質以及主要矛盾隨之改變,中華民族也開始了完成兩大歷史任務的初步探索。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正確認識為什么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1

掌握

近代中國的兩對主要矛盾及其關系以及兩大歷史任務及其之間的關系

正確認識近代中國的兩對主要矛盾的相互關系以及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1

掌握

第一章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近代以來,中國受到諸多資本-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在反侵略的斗爭中,不僅粉

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而且認識到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從而實現民族意識的逐漸覺醒。

資本-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

正確認識資本-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

1

掌握

列強瓜分中國圖謀破產的原因;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以及民族意識的覺醒

深刻認識列強瓜分中國圖謀破產的根本原因以及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

1

掌握

第二章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近代史以來,中國社會的農民階級、地主階級以及資產階級改良派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對國家出路作出的積極嘗試

認識天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1

掌握

地主階級展開的洋務運動以及資產階級改良派所積極推行的戊戌變法是對國家出路的積極嘗試

認識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

1

掌握

第三章辛亥革命與封建專制制度的終結

資產階級革命派對中國出路的積極探索。辛亥革命的爆發,產生了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并且推翻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所竊取。辛亥革命最終并未能夠達到其最初設立的目標,以失敗而告終。

辛亥革命的爆發

系統了解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了解資產階級革命派的發展歷程以及其政治學說

1

掌握

中華民國的成立以及封建帝制的覆滅;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以及失敗原因和教訓

掌握中華民國成立的相關知識以及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其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1

掌握

中篇綜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在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以前這個時期,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工人階級的力量增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自此,中國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

認識十月革命對中國近代發展的重要意義

1

掌握

關于中國的命運,曾經有三種建國方案,但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以及社會主義制度。

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以及社會主義制度選擇的歷史必然性

1

掌握

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介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條件。新文化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創造了客觀環境,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了基礎。五四后,馬克思主義傳播成為新文化運動主流,并且與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創建成為必然,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潮流

認識五四前新文化運動進步性與局限

1

了解

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十月革命推動了先進知識分子思想轉變,選擇接受馬克思主義。

掌握

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傳播,為中國共產黨誕生提供了階級條件

1

熟悉

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工人階級先進分子出現極大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1

熟悉

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意義

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掌握

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運動

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制定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敢于發動民眾,尋找找到正確的救國之路。

1

掌握

第五章中國革命新道路

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的屠殺,中共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總結實踐經驗,從理論上闡明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革命新道路開辟后,中國革命逐步走出低潮。但“左“的情緒滋長、蔓延,使革命遭受嚴重挫折。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路線的領導地位,逐漸擺脫困境。

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

引導員工認清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政權的反動本質,明確武裝斗爭必要性。

2

熟悉

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艱辛探索歷程,理解為什么要走這條道路,從而加深對中國革命規律的認識。

掌握

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折

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

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的抗日戰爭

認識到”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極端重要性。

2

掌握

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講述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過程與意義

日本發動了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了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必然性

1

了解

國共兩黨的戰場和戰線

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通過兩個戰場的對比,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通過對抗戰勝利的意義及經驗的認識,引導董事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理性分析中日關系。

1

掌握

第七章為新中國而奮斗

講述人民解放戰爭及建立新中國的經過,揭示人民共和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真理。

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土地改革的作用;反國民黨第二條戰線的形成;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合作。三大戰役的勝利和解放軍向全國進軍;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為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前途等內容的教學,引導董事長認識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3

掌握

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使員工理解革命勝利來之不易。

1

熟悉

下篇綜述輝煌的歷史進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大歷史成就,就是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中國的發展以改革開放為界分為兩個歷史階段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關系

1

掌握

新中國最大的歷史成就,就是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一脈相承

1

掌握

第八章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了解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懂得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是歷史的必然

2

掌握

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了解我國在20世紀五十年代是怎樣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

1

了解

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1

掌握

第九章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了解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了解社會主義建設出現的曲折及其原因和教訓。

良好的開局;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了解探索社會主

義建設道路的曲折歷程,認識其中的經驗教訓

1

了解

建設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20年間的建設成就以及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成果,正確看待和分析這一時期探索中的失誤

1

掌握

第十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

認識中國人民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與接續發展的歷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要轉折意義

1

掌握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基本經驗;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2

掌握

第十一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了解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夢、“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提出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2

掌握

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認識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經驗啟示

1

掌握

結束語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掌握

要求指員工對知識、能力掌握的熟練程度,填寫了解、熟悉、掌握。

、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上篇綜述 風云變幻的八十年 2學時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國情;

2、懂得中國人民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重點和難點

1、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2、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基本特征、主要矛盾;

3、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1、中國古代文明燦爛輝煌,但是在近代落后于世界;

2、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3、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改變;

4、近代中國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兩大歷史任務。

基本理論:第一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改變,開啟了近代史的歷程。

基本方法:以講授法為主,輔之以提問法、類比法、討論法、啟發法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1學時)

知識點:鴉片戰爭發生的時代背景和原因;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起點)。

2、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0.5學時)

知識點: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基本特征);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階級和主要矛盾。

3、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0.5學時)

知識點: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兩大歷史任務的關系。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之以提問、看錄象、課堂討論等,配合教師的講授;認真抓好教學輔助環節,比如指導員工閱讀原著、組織員工參觀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2、怎樣認識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社會性質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主要

參考資料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2學時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懂得反對外來侵略的必要性;

2、了解抵御外來侵略的重大意義;

3、認識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重點和難點

1、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2、近代中國反侵略戰爭的意義;

3、近代中國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教訓。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1、資本-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體現在四個方面: 軍 事侵略、政治控制、經濟掠奪和文化滲透;

2、中國民眾面對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展開了殊死的反

抗,并最終粉碎了瓜分中國的圖謀;

3、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制度的腐??;

4、民族意識逐漸覺醒。

基本理論:資本-帝國主義國家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什么以及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基本方法:講授法、對比法、案例法。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0.5學時)

知識點:資本—帝國主義是如何侵略中國的(侵略中國的方式)

2、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1學時)

知識點:駁斥“侵略有功論”。

3、反對外國武裝侵略斗爭的意義及其失敗的原因和教訓(0.5學時)

知識點:反對外國武裝侵略斗爭的意義;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之以提問、看錄像、課堂討論等,配合教師的講授;認真抓好教學輔助環節,比如指導員工閱讀原著、組織員工參觀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2、近代中國反侵略戰爭具有什么意義?

3、中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是什么?

主要參考資料

毛澤東:《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

孫中山:《檀香山興中會章程》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洋務運動和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

2、深刻認識無論是單純的農民戰爭,地主階級的洋務新政,還是資產階級的維新運動,都不能為實現中國的獨立和富強真正指明道路。

重點和難點

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失敗原因和教訓;

2、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和教訓;

3、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原因和教訓。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1、太平天國運動作為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農民階級對國家出路的探索,并且提出來一系列施政綱領,但是,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無法取得最后的勝利,更無法帶領中國走向富強。

2、地主階級開展的洋務運動開歷史之先河,引進了一些當時

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但是由于地主階級的階級局限性,最終難以實

現富國強兵的目標。

3、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展的戊戌變法是對國家出路的有益探索,

對于啟迪民智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守

舊勢力的反對導致了最后的失敗。

基本理論:農民階級、地主階級以及資產階級維新派都對國家的出路進行了探索,但結局都是失敗,這就意味著這些道路在中國都走不通。

基本方法:以講授法為主,輔之以提問法、類比法、討論法、啟發法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農民階級革命派的太平天國運動(0.8學時)

知識點:太平天國運動的指導思想;太平天國的社會改革方案;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2、地主階級洋務派的洋務運動(0.5學時)

知識點: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和目的;洋務運動的內容;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和教訓。

3、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維新變法運動(0.7學時)

知識點:維新變法運動的指導思想;維新變法的具體方案;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之以提問、看錄象、課堂討論等,配合教師的講授;認真抓好教學輔助環節,比如指導員工閱讀原著、組織員工參觀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2、如何認識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3、如何認識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主要參考資料

1、《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

2、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1895年5月)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2學時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認識辛亥革命的發生是歷史的必然;

2、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3、認識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4、懂得舊民主主義革命讓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歷史的必然。

重點和難點

1、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

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3、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1、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以及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提出;

2、辛亥革命爆發以及中華民國的建立;

3、封建帝制的覆滅;

4、辛亥革命失敗。

基本理論:1、資產階級革命派對國家出路的進行了探索,由此所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及封建帝制的覆滅,對于近代中國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辛亥革命的失敗,從根本上而言,說明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

基本方法:以講授法為主,輔之以提問法、類比法、討論法、啟發法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0.5學時)

知識點:辛亥革命爆發及其爆發的原因。

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0.5學時)

知識點: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

三、辛亥革命的失敗原因和教訓(1學時)

知識點:辛亥革命失敗的主客觀原因;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之以提問、看錄象、課堂討論等,配合教師的講授;認真抓好教學輔助環節,比如指導員工閱讀原著、組織員工參觀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為什么說辛亥革命的發生是歷史的必然?

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3、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是什么?

主要參考資料

1、孫中山:《< 民報>發刊詞》(1905年10月20日)

2、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中篇綜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2、認識推翻“三座大山”的必要性;

3、懂得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

重點和難點

1、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標志;

2、為什么要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3、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最終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1、中國所處的時代和國際環境出現較大變化:俄國十月革命成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并在戰后國際格局出現深刻變化;

2、中國人民不僅繼續受到外國帝國主義以及本國封建主義的

壓迫,后來又增加了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這三者,成為壓在中國

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3、關于中國的命運,有三種建國方案,但是歷史證明,只有

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關于建立人民共和國的方案,才是中國最廣大人

民群眾的共同選擇。

基本理論:隨著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人民的思想也得到不斷的解放,雖然對于中國的發展方向有三種方案,但歷史和人民作出了最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選擇。

基本方法:以講授法為主,輔之以提問法、類比法、討論法、啟發法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0.5學時)

知識點:五四運動發生的原因;為什么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三座大山”(0.5學時)

知識點: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推翻“三座大山”。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建國方案(1學時)

知識點:五四之后的建國方案;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國方案最終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之以提問、看錄象、課堂討論等,配合教師的講授;認真抓好教學輔助環節,比如指導員工閱讀原著、組織員工參觀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怎樣理解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要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3、五四之后中國有哪些建國方案?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最終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

主要參考資料

1、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

2、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1949年9月)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四章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4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懂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

2、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

3、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

2、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呈現的新局面

難點: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什么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1、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

2、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標志及偉大意義

3、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基本理論: 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中國共產黨

的領導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

基本方法:講授法、分析法、邏輯推理法。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2學時)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關系。

2、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學時)

知識點:中國先進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

3、中國革命的新局面(1學時)

知識點:國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失敗的原因與教訓。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史論結合分析法;重點事件、人物點評法;實踐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什么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2、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3、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呈現了哪些新局面?

主要參考資料

《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選集》第4卷,《李大釗文集》上

卷,陳獨秀《馬克思的兩大精神》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五章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4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

2、深刻領會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極端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1、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開辟及意義

2、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

難點:王明“左” 傾教條主義的主要錯誤及危害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開辟過程及意義;

2、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和危害;

3、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經驗教訓和歷史啟示。

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

基本方法:講授法、分析法、邏輯推理法。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2學時)

知識點:三大武裝起義、井岡山的探索。

2、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2學時)

知識點:三次“左”傾錯誤及其原因;長征及其長征精神。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比較法;重點事件、人物點評法,互動式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新道路是如何 開辟的?新道路開辟的意義是什么?

2、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主要錯誤及其危害是什么?

3、為什么毛澤東能夠提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而王明卻給中國革命造成重大損失, 從中可以得到哪些經驗教訓與歷史啟示?

主要參考資料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4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近代日本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和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

2、了解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3、懂得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重點和難點

重點: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難點:正確評價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中執行的路線和正面戰場的地位與作用。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抗日戰爭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基本理論: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抗日戰爭的勝利是民族團結的勝利

基本方法:史論結合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日本發動了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1學時)

知識點:日本滅亡中國的計劃及實施;殘暴的殖民統治

2、抗日戰爭的經過(1學時)

知識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國民黨的正面戰場

3、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1學時)

知識點:全面抗戰路線和敵后戰場的作用知識點:

4、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1學時)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采用講授法,歷史與現實、史與論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2、怎樣評價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中執行的路線和正面戰場的地位與作用?

3、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和基本經驗是什么?

主要參考資料

1、毛澤東:《論持久戰》

2、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840——1949年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斗 4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抗戰結束后中國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斗爭;

2、了解國民黨政權性質決定了其統治失去民心;

3、了解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中國所做的努力;

4、認識人民共和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5、懂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真理。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南京政權迅速滅亡的原因;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怎樣形成的。

難點: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勝利后為和平民主做的努力;國民黨統治的危機;解放區土改和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漲;中國共產黨與各黨派的合作

基本理論:人民共和國是人民的選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基本方法:講授法、史論結合法。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1學時)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2、國民黨政府處于全民包圍之中(2學時)

知識點:土地改革的作用;反國民黨第二條戰線的形成;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合作。

3、中國人民歷史性的選擇(1學時)

知識點:三大戰役的勝利和解放軍向全國進軍;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講授法、歷史與現實、史論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南京政權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3、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是什么?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主要參考資料

1、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1945年8月13日)

2、《中國土地法大綱》 (1947年9月13日)

3、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

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49年9月29日通過)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4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懂得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是歷史的必然;

2、了解我國在20世紀五十年代是怎樣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

3、領會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和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必然性

2、社會主義改造是如何完成的

難點: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歷史意義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必然性、過程及其歷史意義。

基本理論:歷史和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

基本方法:講授法、史論結合法。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必然性(1.5學時)

知識點:中國革命發展的需求;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需求。

2、社會主義改造是如何完成的(1.5學時)

知識點: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歷程;民族資產階級的心理變遷。

3、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歷史意義和基本經驗(1學時)

知識點: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意義;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講授法、歷史與現實、史論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為什么要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2、我國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如何完成的?

3、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歷史意義和基本經驗是什么?

主要參考資料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1949年3月5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斗爭——關于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宣傳與學習提綱》(1953年12月)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2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及所犯的主要錯誤;

2、正確分析所犯錯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錯誤的性質、原因、教訓;

3、樹立正確對待社會主義發展中出現的曲折問題,堅信社會主義必勝,培養員工對重要歷史人物進行客觀評價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1、如何認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

2、如何認識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嚴重曲折?

3、為什么說毛澤東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創者?

難點:對毛澤東的一生應該如何評價。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社會主義建設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所犯錯誤及其原因。

基本理論:社會主義建設要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基本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史論結合法。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良好的開局(1學時)

知識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早期探索的積極進展。

2、探索中的嚴重曲折(0.5學時)

知識點:“大躍進”及其糾正;“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嚴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訓。

3、建設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0.5學時)

知識點: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文化、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原則。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史論結合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中國共產黨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對社會主義建設有哪些理論建樹?

2、怎樣認識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重大意義?

3、為什么說毛澤東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設道路的開創者?怎樣正確認識和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

主要參考資料

1、毛澤東《論十大關系》(1956年4月25日)

2、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1957年2月27日)

3、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62年1月30日)

4、鄧小平《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問》(1980年8月21日)

5、江澤民《在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1993年12月26日)

6、胡錦濤《在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003年12月26日);

7、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五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的講話》(2006年6月30日)

8、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 3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

2、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3、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

重點和難點

重點: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功績;

2、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成就;

4、改革開放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難點: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經驗。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改革開放的開端——十一屆三中全會。

基本理論:歷史和人民選擇了改革開放。

基本方法:講授法、史論結合法、討論法。

教學內容與

學時分配

1、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1學時)

知識點: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改革開放的起步;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

2、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0.5學時)

知識點: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續推進。

3、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0.5學時)

知識點: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跨世紀發展。

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0.5學時)

知識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行動綱領的制定;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5、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0.5學時)

知識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講授法、對比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為什么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偉大歷史轉折?

2、在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關系是怎樣的?試舉例說明。

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主要參考資料

1、《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1978年12月22日)

2、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3、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4、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節選)(1997年9月12日)

5、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2002年11月8日)

6、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4年8月22日);

7、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新勝利而奮斗》(2007年10月15日)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3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2、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3、領會中共十九大、十九屆一、二中、三中全會的會議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難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三基”分析

基本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的歷史性變革;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基本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思想。

基本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內容

與學時分配

1、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2學時)

知識點: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夢、“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提出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以來的歷史性成就(1學時)

知識點:歷史性成就;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經驗。

教學方法與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

本章思考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怎樣開創與接續發展的?

2、怎樣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

3、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及其意義?

4、如何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主要參考資料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備注

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史明理的作用。

結束語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上一條       下一條

關閉

菠菜擔保平臺    菠菜擔保網
地址:菠菜擔保平臺 中國河北保定靈雨寺街289號      電話:0312-7528871        
版權所 © 菠菜擔保網_菠菜擔保平臺【權威認證】    Copyright@2023-2025,All Right Reserved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日本一级恃黄大片-欧美一区精品视频一二区99y-欧美黄色一级大片